七天科技博览(4月5日)

【本期导读】 武汉封城让中国新冠病例减少70多万 破百万!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不用疫苗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复阳”“无症状”……新冠病毒为何如此诡异 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   武汉封城让中国新冠病例减少70多万 3月31日,《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报告性论文,回溯了新冠疫情暴发的前50天,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形势,以及管控措施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传播。研究按照2019年12月31日~2020年2月19日期间,疫情最初50天的传播时间,分析了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传播趋势。数据来自每个城市报告的新冠病例、武汉市430万人流动信息,以及各城市实施防控措施的时间和类型。 该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田怀玉团队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15个中外团队完成。总体来说,研究得出了以下具有借鉴性的结论: 1.武汉封城让新冠病毒传播到中国其他城市的时间平均推迟了2.91天。 2.在疫情暴发的第一周中,越早开始进行严格管控的城市报告的病例就越少。 3.管控市内的公共交通,关闭娱乐场所,禁止公共聚集显著降低了感染病例数量。 4.封城以及全国性的应急响应和防控措施让确诊病例数减少了数十万。 (环球科学)   破百万!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3日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百万,累计死亡病例超5万。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何以如此惊人? 认知不够 按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的说法,今天的疫情其实是至少两周前感染情况的集中体现。虽然目前各国都已出台空前严格的抗疫措施,但要看到显著效果仍需时日。 换句话说,两周甚至更早之前,不少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威胁认知不够,未能采取足够有效的防控措施。 以最新的疫情“震中”美国为例。美国《科学》杂志1日一篇文章用“支离破碎、混乱不堪”来形容美国的疫情应对工作。文章指出,美国“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协调”,“政治领导人发出的保守信息”给抗疫带来困扰。事实上,直到3月11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国电视讲话中仍在向国民传达疫情并不严重、感染风险“非常、非常低”的信号。 美国领导层对疫情尚且“轻描淡写”,普通公众对疫情的认知自然大打折扣。《纽约时报》1日报道,两周前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约70名学生还在春假期间举行派对,如今44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更多学生正接受检测。 不只是美国,其他一些国家民众对疫情的严重性也同样缺乏足够认知。英国广播公司在3月12日的报道中提到,“当意大利北部地区开始设定隔离区时……很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继续像平常一样外出活动,包括周日去海滨晒太阳吃海鲜”。 检测不足 随着各国检测范围扩大和检测效率提高,全球病例数猛增,这也正说明此前检测的严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2月中旬,美国每百万人中只有约2.4人接受检测。相比之下,与美国几乎同时期确诊首例病例的韩国,当时每百万人中有154.7人接受检测。此后至3月初,随着美国扩大检测范围,确诊人数迅速增加。但截至3月28日,美国每百万人中仍只有2250次检测,是韩国近三周前检测人数的2/3。目前美国已为大约100万人做了新冠病毒检测,每天检测量达到10万份样本。 在疫情严重的欧洲,缺乏检测试剂盒和快速检测方法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20日报道,新冠病毒RNA提取试剂盒的供应链已达到极限。 相比较而言,德国似乎是目前欧洲疫情防控最得力的国家。据英国《卫报》2日报道,疫情在德国造成的病亡率约为0.5%,世界范围内约为4.7%,这是因为德国很早就开始检测且检测范围大。 资源紧张&管理欠缺 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病亡率主要取决于疾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管理。当数万人同时患病,最大的问题是医疗机构床位被占满,导致重症患者难以入院从而造成高病亡率。 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医疗资源不足,加之两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病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据《纽约时报》报道,意大利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比达23%,该国许多死亡病例都是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他们感染病毒后更易诱发致命并发症。西班牙同样老年人口众多,且养老院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 而德国病亡率低正是得益于充沛的医疗资源和高效管理,以及及早采取措施等因素。 要严防松懈 瑞安30日表示,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近日出现趋稳迹象,说明此前采取的社交疏远、“封城”等严格防控措施有效,但要使新增病例数上升曲线调头往下,仍需持续加大应对力度。 瑞安说,通过社交疏远措施,确诊病例的接触者数量明显减少,这意味着与两周前相比,处于感染风险的人数已大量减少。再加上持续对社区病例的检测和隔离,人们其实已能够抢在病毒进一步扩散前采取措施。 对于疫情在全球或某一国范围内何时能到达拐点,瑞安此前已多次表示无法预测。他强调,光靠“封城”远远不够,还必须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措施来“压制”病毒,因为病毒不会自动退却。(新华网)   不用疫苗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在最近出版的《细胞》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一支跨国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新思路。作者们在论文中指出,先前的多项研究均暗示ACE2在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里,扮演了重要而复杂的角色。一方面,ACE2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所识别的受体。在小鼠模型里,ACE2表达水平越高,疾病就会越严重;另一方面,ACE2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ACE2表达水平很低,小鼠的肺部损伤就会更严重。 这些观察让研究人员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使用体外纯化的重组人类ACE2蛋白,能不能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新冠病毒会识别并结合人类ACE2蛋白。从外部加入的这些蛋白就像磁铁一样,会把新冠病毒给“吸走”,让它们无法入侵细胞。这样一来,我们不就能削弱病毒的人体感染力了吗? 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们先是分离出了新冠病毒,再用它们去感染培养的细胞。有意思的是,如果病毒在感染细胞之前,先和重组人类ACE2蛋白接触30分钟,这些病毒的感染能力就会明显削弱。研究人员估计,削弱的幅度大约为1000-5000倍。相反,如果加入的是新冠病毒无法特异结合的鼠类ACE2蛋白,就无法起到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可溶性的ACE2有望抑制新冠病毒,防止它们进入细胞。在各种“老药新用”迟迟得不到临床验证,疫苗又需要12-18个月才能诞生的当下,这项研究无疑带来了一种预防病毒感染的新思路。当然,仅凭这些细胞实验和类器官实验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它的预防潜力,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环球科学)   “复阳”“无症状”……新冠病毒为何如此诡异 新冠病毒似乎像一个诡异的幽灵,疫情初期的凶猛、中期的“复阳”、后期的“无症状”,一直让人捉摸不定。不过,相关专家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这些看似诡异的现象,背后都可以寻找到释疑的依据。 愈后 “复阳” 为何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了“复阳”的现象?对此,刚刚结束支援武汉汉阳区医院任务的山东潍坊卫恩医院院长魏春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其实,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假“复阳”真“假阴”,患者实则是核酸检测误差引起的“假阴性”,实际上是患者体内病毒并未清除,只是出院前核酸检测未检出。 为何没有在患者出院前检出呢?魏春华解释,首先是试剂盒的问题,由于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导致试剂盒需求量大,审批不严格。新冠病毒试剂盒这种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按国家法规,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第三类,也就是医疗器械中的最高审查级别。鉴于当时的疫情,药监部门加快了新冠病毒试剂盒的审批流程,从过去至少要2~3年,缩短到几天。“这种情况下,试剂盒质量肯定存在良莠不齐”。 据中国疾控专家介绍,评价试剂盒的质量,主要有三个指标: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这三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灵敏度,这也是各种不同试剂盒质量差异的核心所在。 其次是采样问题。核酸检测主要采集咽拭子,新冠病毒主要位于肺、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部位,而鼻咽和口咽在上呼吸道。发病早期上呼吸道有一些病毒,晚期比较少,咽部可能有病毒残留,但不一定能采到。 最后,核酸检测需要病毒达到基本量才能测出来,相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中的病毒含量更高,因此不管检测几次,从上呼吸道取样都可能出现假阴性。 … Continue reading 七天科技博览(4月5日)